- 文涛;侯亮;沈洲;王磊;张华悦;
井身结构优化瘦身是当前国内外页岩油气开发降低钻井成本的重要手段与方向,江汉油田首创两套“瘦身型”井身结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定向仪器稳定性不足、瘦身井眼摩阻大、钻柱易屈曲等难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为瘦身井规模化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2025年04期 v.38;No.191 14-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荣林柏;
聚焦注水管柱腐蚀问题,深入剖析其腐蚀机理并探讨防护技术。通过对江汉油区注水管柱的研究,分析了腐蚀现状、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开展实验研究,得出不同材质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腐蚀机理,提出针对性防护建议,旨在为油田注水管柱防腐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降低腐蚀危害,保障油田生产。
2025年04期 v.38;No.19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具金;
水泥卡钻是井下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井下事故,指的是在打塞或挤堵过程中,水泥将油管等管柱固住,造成不能上提下放或循环的现象。卡钻将会造成井下落物,增加油水井开采的施工成本,严重的将会造成油水井停产,甚至报废。通过套铣打捞的解卡方法,即采用磨铣油管接箍及外加厚部位,然后使用变径式锯齿型套铣筒进行套铣,再使用母锥将油管捞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定向井水泥固卡的解卡,使用效果较好。
2025年04期 v.38;No.19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舜豪;王雯璐;王宇萌;
近50年内世界范围内相关EGS开发项目整体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传统传统油气开发形成的储层改造技术不适用干热岩储层,高效提升干热岩换热体积和取热效率的干热岩储层改造技术未突破。通过重点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的干热岩地应力测量、剪切压裂、化学刺激等储层改造工艺,对其适用条件做了详细对比,以期有效服务于我国干热岩资源高效开发和相关理论研究。
2025年04期 v.38;No.19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何振东;
针对功图计产在油田油井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单井产液量计量不准确,研制应用了玻璃管式移动核产装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升级为小型轻量化移动核产装置。主要解决低液油井核产时耗时较长,加热系统升温耗时较长等问题,满足江汉采油厂油井特别是低产区块产液量15t/d以内的油井核产需求。
2025年04期 v.38;No.19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冯亚茹;
针对油水井作业中油管螺纹因滑道摩擦导致的磨损及传统旋入式护丝操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磁吸式油管螺纹保护器。该装置通过强力磁铁吸附固定于油管内壁,结合聚甲醛(POM)材质的整体设计及球形滑动端,实现非接触式保护与低摩擦滑动。现场应用表明,其安装耗时仅2秒/根,且油管滑动同步性提升,挂拉事故风险显著降低。在江汉、涪陵等区域70井次试验中,单件复用次数超2 000次,材料无明显磨损,适配不同型号油管,创新高效安全作业方案。
2025年04期 v.38;No.191 29-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徐东;王桂辉;王吉伟;
针对抽油机传动系统中普通V带损耗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复合齿形皮带的应用与优化研究。该研究提出采用四层复合结构的齿形皮带方案,通过啮合传动与摩擦传动的协同作用提升传动效率,并制定了基于皮带轮直径的分级改造策略。现场应用表明:通过运行,降低了皮带损耗率,提高了油井采油时率。该成果为同类油田机械设备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年04期 v.38;No.19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邢有乾;魏红星;
修井作业中,修井机与油管输送机通常采用独立液压系统,导致设备冗余、搬迁风险高及井场布局复杂。为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采用双联齿轮泵实现双路独立供油整合改进方案,将两套液压动力系统统一集成至修井机,同时优化液压回路设计,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改造后,修井机和油管输送机可协同工作,互不干扰,成功替代了独立液压站。改进系统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吊装和用电风险,并提升了无电网井场的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经济优势。
2025年04期 v.38;No.19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殷海霞;
为进一步提高断块油藏采收率,通过数模研究分析氮气气水双驱主控因素,建立气水双驱筛选标准。基于角5-23块油藏特征和剩余油研究成果,建立气水双驱地模和数模,筛选出试验层位和试验井组,开展气水双驱技术政策研究,优化断块油藏氮气-水双驱技术。
2025年04期 v.38;No.19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磊;
针对八面河油田水井存在的管柱技术适应性差、动管周期短、分注井测调完成率低、成功率低、资料准确率低等问题,开展水井井筒工艺优化研究。采用测调一体化分注工艺、有缆智能分注工艺等先进技术,配套优化测调方案,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新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八面河油田注水井管理水平,为同类油田的精细注水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
2025年04期 v.38;No.191 40-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王燕;李泽济;
针对新沟油田注水管线严重结垢问题,在传统物理清洗效果不佳、化学清洗存在硫化氢风险的背景下,经评估提出生物酶清洗方案,分析其应用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5年04期 v.38;No.19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林雄伟;王刚;肖拥军;
电子雷管因其安全可控、溯源管理等优势在地震勘探爆破工程中推广应用,然而,实际施工中电子雷管早爆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资料品质和威胁人员安全。通过深入分析引发电子雷管早爆的各种因素,包括雷管自身质量、外部环境、人为操作等方面的诱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为电子雷管的安全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4期 v.38;No.19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汪彬雄;
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各种超深井、高压井、复杂井出现,面对高温高压等恶劣的井筒环境,为了增强仪器耐温性能,提高测井施工成功率,对现有仪器的电路板的电路骨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出一种新型大功率测井仪器电路骨架。该电路骨架包括吸热底座、多个吸热上座和连接头三部分组成,结构简单,设备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电路空间温度,保障电子线路正常工作,为测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04期 v.38;No.19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