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地质勘探

  • 复兴陆相页岩油地模数模一体化研究及应用

    王维希;卢文涛;魏来;

    复兴陆相页岩油目前处于勘探评价阶段,不同开发阶段参数优化及开发技术政策不清。利用复兴动静态资料,在页岩微观孔喉特征和渗流实验分析基础上,开展复兴区块地模、数模一体化研究,建立复兴页岩油气藏多介质多组分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可采储量预测,并对注气保压开发方式进行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注CO_2和采出气能提高页岩油采收率,CO_2效果好于采出气,注入CO_2四轮次能提高页岩油采收率0.2个百分点,这一认识为复兴后期大规模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v.38;No.19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红星地区二叠系薄层页岩低电阻率主控因素分析

    邹高峰;

    通过综合地球物理和岩石物理学方法,结合页岩低电阻率实验数据及学者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红星地区薄层页岩储层中异常低电阻率现象的成因机制。揭示页岩低电阻率的主控因素为:高黏土(20%以上)及黄铁矿(6%)含量、高TOC(8%)、富U(35~40)和层理、微裂缝发育的耦合作用。不仅深化了对页岩储层电性特征的认识,还为红星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红星区块茅二—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以HX1井为例

    张恒;季运景;姜诚琳;李艳群;徐晨翔;焦恩翠;

    为深化四川盆地鄂西渝东地区红星区块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认识,发挥区带勘探带动意义,以首次获高产工业气流的区域探井HX1井为例,给出了常规测井解释关键参数矿物含量、泥质含量、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的计算模型和碳酸盐岩储层解释评价预设标准。压裂试气证实,解释评价的茅二段气层首次获高产工业气流,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勘探价值,碳酸盐岩解释评价预设标准仅供国内同行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汉盆地潜江组碳酸盐岩油藏油气运聚系数研究

    唐文旭;

    近期潭口地区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石油老区发现了一种新类型油藏——碳酸盐岩油藏,为了客观评价该类油藏的资源潜力,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地质综合研究法开展潭口地区碳酸盐岩油藏运聚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求取的聚集系数为9.6%~9.8%,地质综合研究法求取的聚集系数为7.5%~12.0%,综合两种方法确定潭口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的运聚系数为9.75%。研究结果对新型油藏资源评价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参数支撑,同时对其他相似地区的碳酸盐岩油藏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v.38;No.190 12-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石油工程

  • 国内外干热岩EGS项目储层改造现状综述

    王茜;

    干热岩资源无法完全照搬传统油气开发方案,近年来相关储层改造研究及实践项目相继实施,但总体开发及利用效果仍欠佳,为了让油气开发工作者快速了解干热岩开发特点,调研并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干热岩开发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列举典型EGS案例,形成了干热岩开发工艺认识,认为形成交错复杂缝网的大改造体积是干热岩热改造成功的关键,改造工艺趋向为针对性更强,更加多元化的柔性压裂。

    2025年03期 v.38;No.19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红星区块吴家坪组地层“四压力”预测研究

    王大江;

    复杂地层“四压力”精准预测是钻井液及井身结构设计的关键。该研究以江汉油田红星区块吴家坪组为例,基于测井数据与岩石力学实验数据构建了“四压力”预测模型并实现定量表征。预测结果显示,孔隙压力预测与现场试验一致。结合预测结果提出了降低钻井液密度优化方案,能使钻井液处于安全密度窗口,有效避免出现严重井漏和井壁坍塌现象,显著提升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研究成果为红星区块的钻井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2025年03期 v.38;No.19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城地区鹿寨组页岩最优储层特征识别

    孙豪;刘颖;刘月;

    桂中凹陷是广西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目前处于勘探初级阶段,页岩气勘探前景尚不清楚。综合桂融页1井钻探成果和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及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碳同位素等分析资料,系统的分析了桂中凹陷柳城斜坡带储层特征。桂中凹陷柳城地区发育浅水斜坡和深水斜坡沉积相,发育富硅/泥混合质页岩等岩相,具有优质页岩厚度薄、有机质丰度高、孔隙度低、含气量高、脆性矿物含量高的“一薄一低三高”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对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进行了耦合,优选出了主要参数及靶窗层段,研究认识对下一步桂中凹陷斜坡区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2025年03期 v.38;No.190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斜井VSP的速度建模与联合成像方法研究

    严伟丽;陈坤;宋慧娟;薛玲香;舒艳;

    VSP资料处理解释可为提高地震资料的处理精度提供更多参考信息,确保地震资料的有效性和保真性。斜井VSP相对直井VSP可提供更多地层反射信息,基于理论斜井VSP成像范围及反射界面,模拟出斜井VSP可获得的最大照明范围,形成针对性的精确速度模型建立,完成更高精度、更大照明范围的斜井零偏及非零偏联合成像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形成的零偏及非零偏成像剖面主要反射层位对应效果较好。两种成像相结合可实现地下中深层更大照明范围,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斜井资料成像解释提供技术指导。

    2025年03期 v.38;No.19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次性确定抽深抽次准确率装置的研制

    郑俊才;吴继农;

    针对江汉油区传统抽汲诱喷方法存在的误差与不足,研制出一种一次性确定抽深抽次准确率装置。该装置通过集成地滑轮计数装置、传输装置、信号处理装置、控制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等关键组件,实现对抽深和抽次的准确判断。该装置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油田测试求产流程的优化和油田开采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也为其他类似油田的测试作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高频水击监测的射孔工艺效果评价

    胡泽文;

    针对页岩气井压裂过程中射孔簇开启率难以精准评估这一工程难题,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创新应用高频水击监测技术构建射孔工艺评价方法。通过涪陵页岩气田3口井8种射孔方案的对比试验,系统解析了射孔簇数、孔数及方位角对射孔效果的影响规律。高频水击监测技术较分布式光纤监测节约成本,还能实现95%以上的裂缝开启位置识别精度,基于涪陵某区块的高频水击监测结果,推荐“6-7簇数+极限限流+水平对称射孔”的优化工艺组合。

    2025年03期 v.38;No.19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降低综合录井色谱仪故障率的对策措施

    杨露鸿;

    随着综合录井仪使用时间的增加,故障率随之增加。为了降低综合录井仪的故障率并减少维修成本,经现场调查发现,综合录井色谱仪作为综合录井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障率较高。通过优选色谱、维护色谱气路、电路中各种故障排查和正确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综合录井色谱仪故障率,减少了上井维修次数,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其他工区综合录井色谱仪维护提供好的借鉴。

    2025年03期 v.38;No.19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页岩气田连续油管气举排采工艺研究

    杨博文;

    随着页岩气水平井的不断开发,地层能量逐渐衰减,井筒携液能力降低,井筒水平段积液问题日益显著。油管鞋以下水平段的积液难以带出,尤其是对于井型为水平段下倾的气井,水平段携液难度更大。水平段积液井常常受积液影响无法连续生产,气井产量受到影响,不利于气田稳产上产。将连续油管下深至积液段,再通过气举作业能够带出水平段积液,有效解决水平段积液问题,恢复气井正常生产,技术为页岩气水平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现场实施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38;No.190 39-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种纳米提采剂的合成及应用

    戴秀兰;魏俊;唐雨;闫秀;王冰;严诗婷;

    针对页岩油、致密油储层高效增产、采收率提升的技术难点,通过向纳米材料上接枝长碳链亲油基团,制备了一种与常规变粘压裂液配伍的纳米提采剂;通过红外光谱、粒径分布及润湿性等测试,证实纳米提采剂的成功合成,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0.023mN/m,接触角由102.9°降至40.7°,洗油效率达16.13%,在复兴区块现场试验中实现单井日产气量22.06万立方米,为低渗透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3期 v.38;No.19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去噪技术在秦巴山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

    张红新;王刚;高贵龙;

    聚焦秦巴山区地震勘探,针对勘查区山地地貌、复杂地表条件及特定观测系统导致的多种噪声干扰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原始资料噪声分析,明确主要干扰包括面波、浅层折射波、线性干扰以及外部干扰等。为有效衰减噪声,分别采用面波衰减、相干噪声衰减、时频域异常噪声衰减和地表一致性振幅衰减等方法。这些方法利用面波频散特征、倾角能量扫描、时频变换及构建衰减模型等技术,实现对各类噪声的针对性压制,同时较好地保持有效信号特征。实践表明,叠前去噪显著提升了叠前数据信噪比,对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及提高偏移成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该地区地震勘探数据质量改善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5年03期 v.38;No.190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含页岩油井试油气工艺及优化探索

    祝渝丰;

    涪陵气田含页岩油气井相态变化大、结构复杂且含气率较高,导致其受井况、压力及温度等因素影响大,因此含页岩油气井的试油气与常规井有很大区别,造成页岩油采收率和安全试油气难度增加。从气田试油工艺围绕流程优化出发,采取设备增设、设备改造及自动化应用等方式提升现场工艺水准,有效缩减现场劳动力,提升施工安全系数。优化当前页岩油井试油气工艺,同时向自动化技术转变是安全提升的最有效手段。

    2025年03期 v.38;No.19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储层含气性及可压性测井评价——以A井为例

    徐晨翔;

    红星地区吴家坪组二段页岩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储层品质纵向变化大,需利用测井评价方法明确其地质和工程甜点所在位置。以A井为例,通过分析测井数据和岩心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含气性评价参数计算模型,利用测井解释方法计算可压性评价参数,通过对含气性及可压性进行综合评价,选取(3)小层上部-(4)小层中部为A水平井靶窗。所形成的含气性及可压性测井评价方法能为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储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v.38;No.19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相页岩高含蜡凝析气井蜡晶分散剂的研究与应用

    王大江;

    为解决江汉油田复兴区块陆相页岩凝析气藏结蜡频繁及清蜡难的问题,以分散蜡样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分散率、溶蜡率和分散蜡饱和度性能指标的考察,优化了有机溶剂、渗透剂、互溶剂、扩散剂和增效剂的浓度,最终形成一款蜡晶分散剂。采用复兴区块井筒返出蜡样对该蜡晶分散剂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蜡晶分散剂低温的分散率为0.025g/min,高温溶蜡率为0.025g/min,溶蜡饱和度为80mg/ml。该蜡晶分散剂在FY-1井现场应用,表现出良好的清蜡效果。

    2025年03期 v.38;No.19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FD-IBM-DEM耦合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固相侵入规律浅析

    朱柏宇;

    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具有独特的孔缝结构,其固相侵入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显著差异。采用CFD-IBM-DEM耦合方法,揭示了不同孔隙结构下钻井液固相颗粒的运移与滞留规律。研究发现:(1)孔洞直径/缝宽比2~4时,颗粒滞留率由2%增至10%;(2)孔洞结构越复杂,滞留越显著;(3)低固相浓度(<5%)时孔隙结构影响更突出。该研究为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年03期 v.38;No.190 60-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油田建设

  • 坪北油田油水管线腐蚀原因分析及防腐蚀技术的应用研究

    杨轲;

    坪北油田油水管线具有种类多、分支长的特点,管线内外腐蚀因素多,管线防腐蚀工作难度较大。通过对比不同管线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应用相应的防腐蚀技术以及对策来提高油水管线免修周期,为安全高质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2025年03期 v.38;No.19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据治理在生产安全监督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张沁葳;

    针对油田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高、隐患治理难、培训缺乏针对性以及监督手段智能化与规范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亟需构建智能化的生产安全监督平台。该平台系统整合了标准文件、风险条款、岗位信息、作业活动、作业场所和设备信息等基础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清洗、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实现了油田生产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研究为油田生产作业风险精准识别、隐患超前预防及标准化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油气生产单位推进“三防”措施达标升级的思考

    李奥然;

    石油石化行业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生产设施因高危特性易成为治安防控重点目标。文章结合江汉油田“三防”措施达标实践,分析当前人力防范、物理防范及技术防范的短板,提出突出人防保障线、巩固物防保障线、完善技防保障线的“三防”协同升级路径。研究可为油气企业实现“三防”措施从合规达标向效能提升转型提供参考,助力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切实保障能源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2025年03期 v.38;No.190 69-7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与培训

  • 贵州桥梁资源融入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陈炜;余三春;

    旅游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对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至关重要。贵州丰富的桥梁资源在桥梁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贵州桥梁资源融入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思政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但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复杂性、现场教学法困难性及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性等困境。通过挖掘可融入内容点、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问题驱动+项目小组+课程思政”的深度实践教学模式,可将贵州桥梁资源有效融入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思政。

    2025年03期 v.38;No.19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讲好中国故事: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

    梁亚冰;

    育人为本,教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故事是高校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类课程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故事,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明显的内容优势,本研究基于中国文化导论的教学实践,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围绕“讲什么”“怎么讲”两个问题,建构课堂思政教学体系。

    2025年03期 v.38;No.19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

    陈爱平;周明芳;

    思政教育在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有效的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内容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思政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融合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认知,进而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2025年03期 v.38;No.19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和成效评估研究

    李杨阳;

    本研究基于“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理念,重点探讨了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业文化、“乡村振兴”、工匠精神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通过评估基地管理机制、教学资源利用情况和实践教学成效,验证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成效,为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党建与政工

  • 强化基层党建责任落实落地的实践与思考

    周巍;

    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在主动性、作用发挥、创新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由思想认识、机制设计、考核评价、资源保障等因素造成。钻井一公司通过构建责任体系、细化责任清单、创新执行机制,探索基层党建责任落实的实践路径,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质量。

    2025年03期 v.38;No.190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陈国栋;

    互联网时代,开放性的网络环境和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容易让大学生迷失方向,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导向,强化个人思想素质和能力建设,才能担当大任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需借助互联网手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创建交流平台,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思想范畴、加强网络时代正确价值观引导,端正思想信念,科学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025年03期 v.38;No.19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晋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

    都静;

    晋城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能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价值引领、情感导向、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引导大学生深化崇高理想信念认知、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三重逻辑路线,探索晋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为地方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赋能国企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的思考

    国辉;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国企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将AI技术深度融入党建工作体系,能够有效破解党建传统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不高、覆盖不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在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这一创新有助于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

    2025年03期 v.38;No.19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国防安全教育课程建设

    朱子正;焦爱新;王仁芳;

    高职国防安全教育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国防观念、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职国防安全教育课程存在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上述问题,提出关于更新部分内容、创新教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兴趣等应对策略与方法,旨在为高职国防安全教育课程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5年03期 v.38;No.19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融媒体语境下高校大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冯淑玲;

    在数字化转型与媒介化社会双重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亟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典型高校案例,揭示融媒体技术在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潜力。研究强调利用融媒体平台、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总结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企业合作等成功经验。针对实践中技术应用、学生参与及资源分配等问题,提出加强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优化教学资源处理和使用流程、创新教学方法和互动形式等应对策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

    夏月梅;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抓好全员协同育人,以主体链汇聚育人合力、抓实全程育人覆盖,以时间链打造育人体系、打造全方位育人,以空间链拓展育人渠道,提升课堂思政育人成效。

    2025年03期 v.38;No.19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

  • 完善企地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孙海涛;

    随着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的深入推进,探索完善企地联动机制对于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地联动机制在重大任务协作、矛盾调处、基层力量统筹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社区服务质量不足、矛盾风险叠加传导、退休人员管理及矛盾化解机制待完善等挑战。对此,提出加强协调督促、注重分类治理、做实源头预防、坚持依法依规等对策措施,构建企地责任共担、风险联控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5年03期 v.38;No.190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有企业人才多维度评价考核体系构建的思考

    彭楚翱;

    国有企业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是激发人才效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立足国企转型升级需求,针对国企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标准单一化、方法静态化、结果应用弱化等问题,结合国有企业组织特点与人才结构,提出多维度评价考核体系框架。该体系以“品德-能力-业绩”为核心维度,构建动态化指标库与多元化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结果与人才培养、晋升激励的联动机制,对完善现代企业人才管理制度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v.38;No.190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的实践与策略

    林建洋;

    企业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应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住宿、餐饮、健康关怀以及服务响应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关爱员工,着力满足员工需求。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减少人才流失,助力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3期 v.38;No.190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

    熊建梅;

    在全面推进油田高质量发展第二次跨越的进程中,坪北经理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核心管理部门,党政办公室承担着为领导提供优质服务和决策支持的职责,有效提升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当前办公室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职业道德、提升专业技能、培育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协作等具体措施,能够切实增强办公室团队能力,为同类企业培养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v.38;No.19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征稿启示

    <正>尊敬的作者:感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与厚爱!《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是由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主管、江汉石油职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根植企业、服务石化、面向社会”为办刊宗旨,充分发挥学报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和人才培养功能,积极为教学、科研和油田建设服务。

    2025年03期 v.38;No.19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